top of page

​​有声书内容

​《乡愁》

有声书内容: FAQ


        诗人余光中以“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引领读者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因无法在短期之内返回大陆,而感到无比痛苦。他与亲人分隔两地,思念之苦与思乡之痛交加在一起,促使诗人余光中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了这首诗——《乡愁》。此诗表达了对祖国大陆在文化上的归属感,也可称为叶落归根情结。诗人余光中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眷念之情熔于一炉,抒发了他的乡思之愁。诗人余光中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作《乡愁》?

作者生平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是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和翻译家。20岁的他随父母搬迁去香港,并在一年后,赴台湾留学,再也没回祖国大陆。身处异乡,无法与亲人相聚,便写下了《乡愁》。

作品创作背景

        《乡愁》写于1972年,是余光中经典作品之一。诗人余光中在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因政治缘故,台湾和大陆长时间的隔绝,致使余光中多年无法返回大陆。诗人余光中把思念之苦与思乡之痛相互结合,创作了《乡愁》。

作品内容概要

        《乡愁》以时间顺序成功地把读者带进余光中自己的情感里。从“幼子恋母”到“青年相思”,到成年后的“生死之隔”,再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循序渐进地让读者对诗人余光中的整个人生历程中的沧桑体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不同阶段的乡愁,凝聚了两端的分别。例如在原文中的“我”和“母亲”;“我”和“新娘”;“我”(生)和“母亲”(死);“我”(游子)和“大陆”(祖国)。乡愁的对象,由具体的“乡”,到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到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使“乡愁”逐渐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乡愁》侧重写诗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那未来的一方坟墓和现在的一湾浅浅的海峡把思乡之情贯串全诗。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在一层一层的铺垫后,诗人将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从对母亲、妻子的思念延伸到对祖国的思念与眷恋之情,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作品主题思想

        《乡愁》里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具有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都有助于突显诗人所要抒发的游子思念故乡之情。小时候与祖国、母亲分隔两地是由于国家政策关系,那时只能通过书信的形式,用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自己厚重的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了两岸人民情感交流的枢纽。到了中年,作者成家立室之后依然不能摆脱这种隔岸的牵挂。本应幸福,温馨而甜蜜的婚姻却变成了海上旅途的疲乏、孤独,一张张旧“船票”饱含了多少空虚的岁月和相聚的感动,一张张旧“船票”割断了无数鸳鸯梦。而最令诗人痛心疾首的是自己朝思暮想要回去探望的老母亲,却在苦苦的等待和思念中烟消云散,被一撮刺眼的黄泥永远地掩埋在自己苦思的故土里,一方短短的“坟墓”成了生与死无法逾越的长城;一方短短的“坟墓”成了叫人销魂的思念。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内心一种思念亲人、眷恋故土的深切情怀。

核心人物形象

        ​​《乡愁》塑造了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形象,突出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母体文化的眷恋与追忆情怀。

​作品艺术特点

        诗人巧用“距离”这一空间意象表现出思乡之情与思念之情。“我在这里”、“母亲在那里”;“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都体现出遥远的“距离感”。

        此外,《乡愁》也运用时间意象,写诗人年少时,因为求学与母亲产生“距离”,而生“乡愁”;成年时,因为谋生,与新娘产生“距离”,而添“乡愁”;人到中年,因为岁月无情,与母亲阴阳相隔,更增“乡愁”;而如今,因为政治的原因,使得故土可望而不可即,“乡愁”无时无刻不困扰着诗人。诗人余光中借着这微妙的时空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乡愁的存在、微妙与无奈。

bottom of page